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74章 (第3/4页)
像翰林院里的其他老家伙,看一行字都得眯着眼看老半天。可你瞧瞧,你给朕呈上来了什么东西!” 崔令宜伏在地上,咽了咽喉咙,才谨慎道:“卷帙浩繁,臣虽尽心而为,未敢有一日携带,但终究见识有限,不比陛下博闻广记。不知臣是哪里出了差错,还请陛下明示,臣定当立刻改正!” 皇帝冷哼一声道:“朕且问你,岭南潞州,民风淳朴,文章中写当地人喜好喝芦酒,是也不是?” 崔令宜迅速在脑海中搜寻一番,想起确实有这么一篇文章,是两百余年前的一位文学大家所写,讲的是自己被贬谪后在潞州的生活,里面有提到一些当地吃喝。 当地人喜欢喝芦酒?崔令宜又努力想了一下,一时之间有些不敢开口。 《文宗经注》里那么多文章,她纵然熟读过,也未必能记住某一篇文章里只出现过一次的酒名。在她隐隐约约的印象中,那潞州的酒,似乎不叫芦酒。但皇帝这个问法,莫非是文章中写的是芦酒? 可若是文章中写的是芦酒,那她记得的又是什么?她又没去过潞州。 见她犹豫不决,皇帝怒气更甚:“你连自己过手的文章写了什么都不知道?” “臣不敢!”崔令宜当即又磕了个头,“臣,臣记得……不是叫芦酒……” “那叫什么?”从来只在他人口中听说过,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所有人心头,让人敬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