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做皇帝_第六百四十四节 悬赏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六百四十四节 悬赏 (第4/6页)

式的纺纱机,早就已经出现了。

    少府的东西织令的匠人,所使用的,就是一种单锭手摇式纺车。

    这种纺车,在汉室各个时期的壁画里,都很常见,明朝的天工开物里记载的纺车,甚至于汉代壁画中所见的纺车,区别不大。

    至于更先进的脚踏式纺车,最早出现在壁画里的时间,是东汉中期了。

    目前来说,手摇式的单锭纺车,虽然论效率,拍马也赶不上工业革命前的珍妮纺纱机,甚至远远不及黄道婆发明的纺纱机。

    但已经足够够用了。

    毕竟,这种手摇式的单锭纺车,制造简单,工艺简单,维修便捷,使用方便。

    哪怕两千年后,中国的许多偏远地区的山村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纺车。

    但纺织机就不同了。

    此时,中国普遍使用的纺织机是源自商周时期的‘锯织机’也就是俗称的手指挂机,这种原始的织布技术,效率低下,工作繁重。

    而少府的东西织令衙门里,近半的工人,依旧在使用这种原始落后的技术织布。

    这就是为什么,两汉魏晋时期,布匹能成为硬通货的缘故。

    当然,也不是没有先进的机器。

    东西织令衙门里,还有着专门为皇室贵族服务的织布机器。

    这种机器,称为杼机,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技术大爆炸。

    《诗经。尔雅。大车》中就有记载这种机器,所谓大车槛槛,毳衣如菼。岂不尔思?畏子不敢。

    甚至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句‘谷则异室,死则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