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做皇帝_第四百八十六节 政体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四百八十六节 政体 (第6/6页)

,在汉室社会是仅次于宦官群体的第二臭名昭著。

    至于社会地位,说的难听点,还不如一个落魄的文人!

    譬如历史上,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就很好的诠释了商人们的尴尬。

    以卓王孙的财富,放在后世,一个政协常委跑不了,甚至能与国家总理对话,但在这个时代,一个尚且没有发迹的司马相如,却能成功的在他身上咬下一块rou。

    你放后世,哪怕是宋明之时,试试?

    看看可有那个胆大包天的穷酸敢勾引盐商的女儿,甚至私奔后,毫发未伤?

    所以,当天子与丞相、御史大夫达成一致后,即使有些人与商人们有些关系,拿过他们的好处,但是,在这样的关键时刻,却一个站起来为商人们说话的人都没有。

    像历史上昭宣时期,盐铁政策之所以被官僚反扑,甚至差点夭折。

    那是因为当时的官僚主体,已经变成了以地方豪强利益为代表的儒家官僚。

    而在此时,不好意思,整个汉室朝臣九成以上来自于列侯贵族元老勋臣。

    他们的利益来自于封国,来自于自己的爵位以及特权。

    与地方真是没有什么联系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,汉室前中期可以拿地方豪强以及商人不当人看,动不动就杀全家,而昭宣之后,却再也不提压制地方豪强,控制土地兼并了。

    因为,国家的执政者,已经从军功列侯阶级和元老阶级变成了地主阶级。

    所以,小猪发布告緍令时,没有人喊与民争利。

    反而昭宣时期,政府不再严控商人地主豪强后,反倒有人觉得国家与民争利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,阶级决定政体。要离刺荆轲的我要做皇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