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六百三十四节 新学派(3) (第1/7页)
倘若这许九真的仅仅只是一个跨过贩奴走私集团的老大。 那么,刘彻根本无需亲自来见他。 更别说,搞的这么神秘了。 真正使刘彻动心的是他最近捣鼓出来的一本书。 这本书的名字叫《民富》。 看上去,只是一个虽然有些偏离主流,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书名。 春秋战国时期,诸子百家争鸣。 那些先贤们几乎探讨过了所有可能的道路。 其中,管仲、孔子、孟子都曾经探讨过富民的问题。 甚至孟子还提出了‘民为重,君为轻’这样大逆不道不和谐的口号。 只是,这本《民富》里的说法,却跟孔孟管仲伊尹等人的论著,都大不相同。 虽然其中依然有着很多儒、黄老学派的陈词滥调。 但却用了一种辩证的方法来阐述问题。 在这本书的第一篇《本末》中,就很辩证的探讨了士农工商的本末问题对农民:农桑为本,游业为末;对工匠:致用为本,巧饰为末;于商人:流通为本,居奇为末。 虽然这本书里的理念,还显得相当稚嫩,论述问题的方法,也有些相互矛盾。 但仅仅在这个方面来看。 毫无疑问,是一个巨大的进步。 是一种升华,一种进化! 要知道,在这之前,无论儒法黄老,对待本末问题的态度都是死板而僵硬的。 基本都是认为,万般皆下品,唯有农业高。 种田的才是良民,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。 什么黄金珠玉、商贾工匠,统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