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四百零二节 法统(2) (第1/5页)
封鲁承恩公项允,对汉室思想界和史学界,不啻于是一次八级地震。 长期以来,项羽在民间都有许多的同情者和为其摇旗呐喊的集团。 这些人主要是以齐鲁和故楚地区的儒家学派以及地主阶级为主,从刘邦在雒阳称帝那一天开始,这些人就一直在宣扬项羽的种种‘仁义’之事。 但是,他们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勋臣元老集团和黄老派的打压。 在事实上,官方从未认同过他们的观点。 然而,刘彻诏书一下,这两方面的反应却各有不同。 在经过短暂的失神之后。 列侯勋臣们纷纷上书,拍刘彻的马屁,说这是一个英明神武的决定,也就只有‘陛下能洞见万里,而臣等愚所以不能明也’。 齐鲁地区的儒家学派和在长安的儒门巨头们却是另外一副嘴脸了。 他们一口一个喊着‘项王’,却用着各种各样的办法,寻找所有的途径,向刘彻表示:项羽的历史定位问题,还有待商榷。 乍一看,仿佛这两个派系的立场颠倒了过来。 但刘彻却心知肚明。 他们的立场没有变化! 恰恰相反! 他们的立场,一如既往的坚定! 想定汉室的法统来源,项羽就是一个绕不过的坎。 这位西楚霸王的一生,就是反秦的一生。 没有项羽,秦朝就灭亡不了,秦末的农民起义。就极有可能被章邯扑灭。 而刘彻封刘舍的儿子为鲁承恩公,让其继承项羽的香火。就是对项羽在汉室的历史上的定位,给予一个官方的态度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