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六百四十二节 庙算(4) (第5/15页)
都是走的少府的帐,由兰台尚书、谒者和侍中联合监督,每半年,集中发放一次,地方驻军,由当地的监察御史联合军队的主官,共同点名唱诺,逐一发放,而野战和长城、边塞驻军,则是由兰台的尚书和当地的郡守、将军主持发放。 不单士卒有补贴,军官们也有所谓的津贴。 从伍长开始,在其原本的俸禄外,视其等级,给予相应的津贴。 正是这两个政策,让今上彻底收拢了天下军心,下面的士卒对今上真是感恩戴德,感激不已。这也是为什么前不久列侯串联,雷声大雨点小,被天子无压力碾压的缘故了。 仅仅是这两个政策,少府在过去两年,就支出了将近八千万钱的津贴和数百万石粟米的补给。 但周亚夫和大多数的两千石以上朝臣,心里都清楚,这些钱哪里来的…… 天子即位以来,抄没的那些犯官、豪强以及大商贾的家产,还有各路商贾的捐献。 其中宣曲任氏一家,就给天子贡献了接近五千万钱以上的资产和超过三千金的黄金。 换句话说,天子的内库其实压根就没怎么支出。 花的都是犯官和罢免的列侯以及抄没的商贾的钱款。 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 但今上似乎很擅长玩类似的手段。 譬如褒斜道工程,花的是外戚程郑氏和卓氏的钱,长安到函谷关的轨道马车工程,用的是雒阳师家的捐款,就连龙首渠,特么也是花的抄没的那几个倒霉蛋的钱。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,老刘家还真是一脉相承,今上更是青出于蓝的刘氏好传人。 这节cao都已经掉的满地都是了! 只是,这样终究不长远。 直到盐铁官营和五铢钱官造后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