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216 (第3/4页)
事政务的理解,分配还算合理。 考试当天,卯时一刻,贡院的大门准时打开。数百名考生鱼贯入内,按照顺序接受检查。 初次检查合格之后,考生们会被分成四组,在执灯小童的带领下,分别进入四个考棚。 进入考棚之前,他们又经历了一遍严格的搜身。搜身的过程当中,裴清殊在旁看着,见搜查的确还算公平,便满意地点了点头。 不过考生们的位子,是根据他们手中的考引决定的。据他的探子回报,当地的确存在买卖考引的情况。 一个好的考位,竟能卖到上百两银子的高价。这对于出身贫寒的考生来说,自是十分不公。 毕竟这些考生要连续住在考棚里四天时间,有一个位置好、既通风又保暖的福号,和呆在一个紧挨着茅厕的臭号,对考生发挥的影响是极大的。 不用说,裴清殊的小册子上,又多添了几笔。 不过等到府试结束,放出成绩之后,裴清殊此行的重头戏才算来。 按照大齐的规定,每一府的府试共录五十人,分甲乙两等。前十名为甲等,每府的廪生也是十个。 正常来说,甲等的生员就应该自然而然地成为廪生。可在廪生的选择上,因为又加入了人品、身家清白与否等考量因素,使得评判标准变得扑朔迷离,或者说是主观起来。 府试成绩出来之后,裴清殊立马要来了这五十个录取考生的资料,还让自己人在最快速度内打探出了他们的家庭情况,尤其是前十名的身家背景。 他打算等廪生的正式名单出来之后对照一下,看看大同府的礼房办事是否公平,是否存在余文华反映过的现象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