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末翘楚朱元璋_读私塾把牛放宰牛宴友 遇大旱瘟疫狂葬亲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读私塾把牛放宰牛宴友 遇大旱瘟疫狂葬亲 (第9/11页)

的伙食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大嫂王氏就带着两个儿女回了娘家。

    在重八屋里,重二对重八说:我们只有离此地,分开逃荒寻活路。

    重八听了,潸然泪下!接着,嚎啕大哭。重二毕竟岁数大一些,只是无声而泪。

    朱元璋开国当上皇帝后,洪武十一年(1378年)夏四月,命江阴侯吴良督工,为迁移到凤阳县城南的父母陵墓新造了享堂、碑亭。

    在新碑额头题名《大明皇陵之碑》,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。其中叙述了当时这一段悲惨的往事。

    其辞曰:“昔我父王,寓居是方(这个区域);农业艰辛,朝夕彷徨。俄尔(忽然)天灾流行,眷属罹殃,皇考终于六十有四,皇妣五十有九而亡。孟兄(大哥)先死,合家守丧。……忽伊兄(指刘继祖)之慷慨,惠此黄壤。殡无棺椁,被(穿上)体恶裳,浮掩三尺,奠何肴浆(酒食)?既葬之后,家道惶惶,仲兄(二哥)少弱,生计不张。孟嫂携幼,东归故乡。值(遇上)天无雨,遗蝗腾翔,里(村)人缺食,草木为粮。予(我)亦何有?心惊若狂。乃与兄计,如何是常。兄云去(离开)此,各度凶荒。兄为我哭,我为兄伤。皇天白日,泣断心肠。兄弟异路,哀恸遥苍。”

    哭声惊动了邻居汪大娘。她来到朱家一看,也不免伤心。听说两兄弟要分开逃荒,觉得不妥。

    汪大娘对重八说道:“尔还小,一人出远门凶多吉少。不如到皇觉寺做和尚。”

    重八很意外,问道:“他们会收我耶?”

    汪大娘答道:“会的。尔娘以前到皇觉寺烧香许愿,告过菩萨,许尔做和尚。”

    重八半信半疑,说道:“若成,那甚好!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