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末翘楚朱元璋_高长老指活路重八行乞 返寺庙受剃度正式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高长老指活路重八行乞 返寺庙受剃度正式 (第6/8页)

念诵了一遍《无量寿经》四十八愿。

    在那里,重八得知包公名拯,庐州人,28岁考中进士,担任过开封府尹、

    龙图阁直学士,所以世称包龙图。包拯62岁时任二品枢密院副使,1062年病世,被追认礼部尚书,赐谥号“孝肃”。随后,朝廷派人护送其灵柩回到他的家乡安葬。因此,墓碑刻写“宋枢密副使包孝肃公拯之墓”。

    一年后,结识朱重八的两个身穿紫色长衫的流浪人约他离开庐州西行。

    三人走到合肥县(今肥西县)官亭村,重八不幸生病,一下子浑身发热,一下子全身发冷。两人取下他的背架,脱下紫衫披在重八身上,随后找了一间草棚暂住。朱重八抓裹紫衫蜷缩在干草堆不停地发抖,同伴又把他的薄被给他盖上。

    两人照料他两三日,病情有所减轻,三人继续上路西行。重八因病体弱,一天才走42里,接近傍晚才到六(音:陆)安城东的三十铺。

    三人远远望见一座七级砖砌浮图(宝塔),走进才知此地原是一处寺庙遗址。由于战争的缘故,所有的房屋都已荡然无存,只剩下断垣残壁。

    紫衣人看见宝塔附近地边有一个三角形茅草窝棚,两人便把重八扶进窝棚坐下,对他说:“尔有疾走不得,且留尔在此住三日,待疾愈。三日后我们再来会尔。”说完就奔向15公里远的六安。

    三日后,重八的病竟然幸运地好了,却不见两个紫衫人回来相会。

    第五天,他不再等待,前往六安。上午进了六安城,看见一个老儒生背着一个小书箱,非常吃力。

    朱重八心生怜悯,便对他说道:“老先生,我帮尔负箧如何?”

    老儒不让。重八担心他半道发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